乐至红薯淀粉厂暗管排污十年,卫星热成像图揭示“荧光河”之谜

资阳新闻网 阅读:37 2025-07-25 09:43:25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然而,在四川省乐至县,一处红薯淀粉厂却长期存在暗管排污现象,长达十年之久。近日,通过卫星热成像图的夜间监测,这一环境问题被曝光,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。

乐至县某红薯淀粉厂自2008年开始,便通过暗管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至附近河流。长期以来,该厂未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废水,导致周边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。周边居民对此早已苦不堪言,但由于证据不足,投诉多次无果。

近日,我国某环保组织通过卫星热成像技术,对乐至县某红薯淀粉厂进行了夜间监测。监测结果显示,该厂在夜间通过暗管排放的废水在河面上形成了明显的“荧光河”现象。这一发现为环保部门提供了确凿证据,使得该厂排污问题得以迅速得到解决。

据了解,该淀粉厂生产的红薯淀粉主要供应给食品加工企业。然而,在生产过程中,由于缺乏有效的废水处理设施,导致大量含有淀粉、糖分等有机物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。这些废水进入河流后,导致水质严重恶化,河中生物大量死亡,严重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。

卫星热成像图显示,该厂暗管排放的废水在河面上形成了明显的荧光现象,这是由于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夜间受到光照后,产生荧光物质所致。这一现象在卫星热成像图上清晰可见,为环保部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。

在得知这一情况后,乐至县环保部门迅速介入调查。经调查核实,该淀粉厂确实存在暗管排污行为,且长达十年之久。环保部门依法对该厂进行了查处,并要求其立即停止排污,并整改废水处理设施。

此次事件再次暴露出我国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,违法排污现象依然严重。针对这一问题,我国环保部门表示,将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,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。

同时,卫星热成像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,为我国环保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。通过卫星热成像技术,可以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,提高环境监管效率,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。

总之,乐至红薯淀粉厂暗管排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,环保工作任重道远。只有加强环保意识,严格执法,才能让绿水青山成为人民群众的福祉。同时,卫星热成像等先进技术的应用,将为我国环保工作注入新的活力,助力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资阳新闻网,资阳资讯,资阳头条新闻,资阳最新新闻